-
卸包袱 调战略 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各有深意
再看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以约2.1亿元总估值出售了三家附属公司股权,出售所得总金额约1.5亿元。中国生物制药直言,通过出售事项,集团已剥离所有商业流通业务。
-
中国生物制药以约2.1亿元总估值出售三家附属公司股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墨璞嘉)11月8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告称,近期,集团以约2.1亿元的总估值出售三家附属公司股权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本次出售具有如下战略重要性:其一,聚焦核心制药业务。
-
港股药品股早盘震荡上行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涨超8%
9时55分,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涨超8%,泰凌医药、康龙化成、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等跟涨。
-
中国生物制药MSCI ESG评级提升至A级
中国生物制药于本年度获得A级评价。至此,中国生物制药连续第三年实现评级提升。 自2021年起,中国生物制药MSCI ESG评级连续三年由BB级稳步提升至A级。 MSCI评级报告显示,中国生物制药在“产品安全与质量(Product Safety & Quality中国生物制药表示,在环境友好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及绿色产业链条建设,连续三年年度环保治理投入金额近亿元同时,中国生物制药重视并积极投身于气候变化风险应对,集团碳中和路径规划以及碳中和试点工厂的建设工作正在切实开展
-
中国生物制药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
基于在ESG领域的持续深耕与优秀表现,中国生物制药于本年度获得A级评价。这是中国生物制药连续第三年实现评级提升,在获评的中国医药企业中达到领先水平。 MSCI评级报告显示,中国生物制药在“产品安全与质量(Product Safety & Quality在疾病治疗领域,中国生物制药致力于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2022年,中国生物制药已上市罕见病药物共3个,在审在研罕见病药物项目共5个。
-
港股药品股走强 翰森制药涨超6%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0月27日,港股药品股走强,截至10时26分,翰森制药涨超6%,石药集团涨超5%,中国生物制药
-
药企角逐减肥药赛道 “蜜糖”还是“砒霜”?
此外,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等多家药企龙头也向外界透露了自家GLP-1类药物研发的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联合开发减肥药GMA106获批进入Ib/II期临床试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港股龙头药企中国生物制药10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在千亿减肥药赛道取得新进展今年6月,中国生物制药与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双靶点减重创新药GMA106此外,除了GMA106,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此前已提交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临床申请并获受理,还有1款利拉鲁肽注射液已提交上市申请
-
中国生物制药推出10亿港元股份购买计划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10月3日港股收盘后,恒生指数股企业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董事会当天决议据统计,年初至今,中国生物制药已累计购买股份近3亿港元。 公告透露,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留意到近期公司股价较为波动,认为公司股价目前被严重低估,为尽快提振投资人信心及提升股东回报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认为实施股份购买计划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
AI激发创新潜能 生物医药业迎来“智药”新机遇
其中,恒瑞医药研发费用连续多年增长,约占总营收的30%;百济神州2022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
-
重研发 制新药 引新人 国产创新药产业渐入收获期
从各企业变动总项目数及各阶段项目数来看,恒瑞医药以超40个新药进展夺魁;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也进入前此外,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3.57亿元、23.31
-
中国生物制药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海外上市公司ESG和低碳排名100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墨璞嘉)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入选“中国海外上市公司ESG和低碳排名100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不断提升碳管理能力。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降碳工作取得成效,每百万元营收温室气体排放密度较2022年下降约8%。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未来,集团将始终坚持负责任、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低碳
-
中国生物制药“重组八因子”获批上市 为血友病患者提供新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中国生物制药8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董事长谢承润表示,正大天晴重组八因子产品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
“2023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榜单发布 中国生物制药等十家企业上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8日,福布斯发布“2023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评选榜单,中国生物制药、其中,中国生物制药同时上榜“中国年度最具数字责任雇主”。 据了解,参评“2023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的企业有近500家,最后共有十家公司上榜,分别为中国生物制药
-
中国生物制药谢其润:2023年以来BD业务已有4个重磅项目落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5日下午,港股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2023年以来,中国生物制药的BD业务发展迅速,已有4个重磅项目落定其中,中国生物制药与益方生物合作的KRAS G12C抑制剂,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与鸿运华宁合作的GMA106
-
推进全面创新 中国生物制药预计年底创新药产品达6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5日下午,港股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表示,到2023年年底,中国生物制药预计创新药产品达6款。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研发投入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17.1%。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四大重点治疗领域,分别实现收入44.9亿元、同时,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海外平台invoX,收购了三个国际先进的技术平台——F-star双抗技术平台、pHion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港股龙头药企中国生物制药8月25日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剔除海外子公司数据后,中国生物制药国内企业经调整净利润上半年增幅达到8.2%。此外,中国生物制药在多个领域的超前布局,有望在数年内迎来爆发。
-
正大天晴与益方生物签订许可与合作协议 引进“最难攻克”靶向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8月4日,港股上市企业中国生物制药公告,公司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与科创板上市公司益方生物签订许可与合作协议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董事长谢承润表示,KRAS G12C突变的实体瘤在国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正大天晴是中国生物制药核心企业,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肝病、呼吸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2022年年报显示,中国生物制药的肿瘤领域收入达91.9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2%
-
三大平台全面突破 中国生物制药投资者日详解增长“新”动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1日在香港举行,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携高管及研发团队出席据介绍,中国生物制药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已上市的创新药包括安罗替尼、新一代长效G-CSF艾贝格司亭目前,中国生物制药聚焦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四大重点疾病领域,建立起国内、国外两大创新研发基地。
-
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逾50% 正大天晴发布首份ESG报告
据悉,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核心企业,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肝病药物研发生产基地。不久前,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评选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中国生物制药连续第五年入选,位列全球第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董事长谢承润表示,医药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公司也将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