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外汇局: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
-
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 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5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207亿美元,增长36%,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表示,从各项数据看,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呈现“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一顺一逆“二季度国际收支的良好表现,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较强的基本面支撑。”展望未来,三季度国际收支有望继续保持整体平衡,人民币汇率仍以双向波动为主。
-
视频 | 外汇局: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5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为
-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问: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207亿美元,增长36%,为历年同期最高值。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下挫
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外汇储备保持稳定。
-
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041亿美元 较6月末上升1.07%
温彬表示,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据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
-
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041亿美元 保持总体稳定有坚实支撑
温彬表示,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据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健康秩序
加快《外汇管理条例》修订,健全高水平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深化“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拉升
周茂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外贸保持韧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强,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国际收支基本面稳定
-
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突出 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盘稳固
王春英表示,这体现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稳健性。
-
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突出 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盘稳固
王春英表示,这体现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稳健性。
-
外汇局王春英: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供求影响可控
“利润汇出对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
外汇局王春英:经常账户顺差以及长期资本流入仍然是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
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冲击和挑战,无论从人民币汇率有关的价格指标看,还是从国际收支代客涉外收付款和银行结售汇都呈现一定规模顺差,近期个别渠道出现了短期的波动和季节性变化,但是没有改变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体现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稳健性
-
中国进出口银行客户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戴世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989年8月至2007年8月,先后任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计划司、外汇业务管理司、国际收支司、综合司干部
-
坚定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促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消息,中国农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总裁施卫发表题为《坚定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促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文章。
-
上证研究 | 重塑信心——2022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市场展望
预计下半年美元流动性将继续大幅收紧,美元外债占比过高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偿债压力将明显抬升,部分外汇储备不足、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可能爆发债务违约风险
-
无惧外资人民币债券持仓调整 中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韧性显著增强
展望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表示,“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国际收支结构保持稳健。更有基础和条件抵御外部冲击风险 虽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国际收支结构稳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表示,国内经济基本面恢复有助于夯实外汇市场稳定的基础;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稳健有助于加固抵御短期资金流动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表示,近些年我国外汇市场不断发展和进步,韧性显著增强,更有基础和条件抵御外部冲击风险
-
欧元对美元接近平价 欧洲经济面临“滞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院外汇专家李刘阳表示,如果欧洲无法获得足够的天然气储备,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欧洲经济和国际收支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
湖南省商务厅与长沙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长沙银行积极助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成为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伙伴”,设置7家自贸区片区营业机构,开展自贸区国际收支便利化试点
-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713亿美元 保持总体稳定有支撑
温彬表示,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这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 温彬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外汇储备保持稳定
-
上证观察家 | 管涛:美联储激进治通胀 我国“稳增长”政策仍有空间
6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到1.5%至1.75%之间,以遏制通胀飙升。据悉,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此次大幅加息的原因是什么?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是否会被波及?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还有空间?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