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企业贷款利率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均为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
-
《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
2015年以来,浙江滚动实施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今年是第三轮计划的收官之年。2017年,省商务厅发起“浙江省外贸小微企业成长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外贸小微企业提供外贸政策和外贸业务的培训和服务比如,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下,小微企业缺空间、缺配套、缺要素、缺服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浙江已建成1300余个小微企业园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
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实体 深圳印发《关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
通知明确,对于向深圳市小微企业发放无还本续贷贷款(含向小微企业主发放用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用途的无还本续贷贷款含下设全资或控股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申请过桥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含申报过桥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用途的小微企业主
-
6000亿元!安徽发布新方案,真金白银支持25万中小微企业融资
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十行千亿万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3.0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安徽将与省内18家银行合作,安排不少于6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不少于25万户(次)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信贷资金中,不少于1000亿元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瞄准科创策源 上海浦东营造创新生态
从国际创新趋势看,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被认为在激发创新、打破壁垒、解决“大企业病”等方面作用显著,也将全方位引领带动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
南京“33条”举措强预期提信心 加大金融扶持 释放住房需求
推动小微企业贷款持续扩面、增量、降价、提效。
-
银保监会:今年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11万亿元 □ 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方中小银行应坚守服务当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定位,坚持资金源于当地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其中,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较上年下降0.40个百分点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韩正等出席
据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李克强说,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发挥效应和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当前经济运行正在回升。各部门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恪尽职守,继续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态势。
-
银保监会:继续深入整顿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方中小银行应坚守服务当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定位,坚持资金源于当地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去年12月上海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9% 比上年末下降62个基点
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0.4%;高新技术企业
-
银保监会:覆盖新市民的金融产品超3万个
记者2月3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出台政策措施,推动银行业保险业着力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目前,覆盖新市民的金融产品超3万个。
-
银保监会: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超一半投向民企 2023年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3.6%,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
-
银保监会: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71% 去年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万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融资成本持续压降。其中,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0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5个百分点
-
宁夏:“33条”硬核措施支持重点群体“快、稳、好”就业
据新华社银川2月3日电,宁夏近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出台“33条”硬核措施,通过实施就业容量扩增、就业岗位拓展、重点群体就业促进等行动,支持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快、稳、好”就业。
-
贵州:深耕数字蓝海 加速“云”端聚势
1月初,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获得国家OID注册中心正式授权,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行业节点。2月初,该交易所再传喜讯,交易额节节攀升,累计交易金额突破4亿元,入驻数据商458家,上架产品670个,撮合交易188笔。今年,贵州将持续加快发展数据流通服务产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力争突破10亿元。
-
湖北:今年计划新增贷款投放8000亿元 力争新增上市公司20家以上
“锚定一季度‘开门红’新增贷款300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8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2月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全省地方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金融工作已经明确新一年度目标,并正全力冲刺新春“开门红”。
-
去年山东企业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金融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620.8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
-
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袁葵东: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加强信息沟通,促进金融机构、资金与实体企业、项目的有效对接,促进金融在助企纾困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小微企业贷款实现袁葵东称,落实好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文件精神,持续关注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等领域,积极创新产品
-
开年来减税降费政策连发 为助企纾困注入强劲动能
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了具体税费减免政策,对象包括小微企业、个体户、困难行业等。
-
体育旅游,火了!户外运动,嗨了!
冬天几轮“速冻式”降温,却让冰雪经济异常火热。其中,以攀冰、滑雪、冰上露营等户外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旅游项目,成为不少人休闲度假新选择。户外运动为何越来越火?相关产业处于何种发展状态?……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
拼经济立下“军令状” 长三角多地“三箭齐发”
1000个重大项目、6000亿元专项资金、3800万标准箱……一个个数据背后,是长三角多地为了拼经济立下的目标。有效投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外贸则是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今年以来,长三角投资、消费、外贸“三箭齐发”,利好政策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