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投行业务尽职调查不充分等问题 招商证券遭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8月9日,深圳证监局官网显示,经检查,招商证券在从事投资银行类业务过程中,存在多项问题。深圳证监局决定对招商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
IPO排队企业数量突破1000 投行人士:能正常流动就不算“堰塞湖”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5日,正常排队的拟IPO企业中创业板拟上市企业达406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达167家,再加上主板和北交所,截至目前共有1000家企业处于IPO排队阶段。
-
IPO辅导过程参与知识测试作弊 华泰联合证券一保代遭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该名保代具有至少8年的投行从业经验。
-
陕西省精心筛选143个重点推介项目 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
在项目征集筛选上,陕西省突出高质量发展主线,秉持“投行思维”“链式思维”“增量思维”“闭环思维”四种思维理念
-
摘牌企业纷纷重回新三板 北交所独特魅力乍现
重新挂牌新三板的已摘牌企业,颇受券商投行欢迎。
-
恒丰银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获批开业
恒丰银行私人银行配备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多年大型商业银行管理经验,从业年限均超过10年,员工来自大型券商、投行
-
上证观察家 | 推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银行业要唱“重头戏”——访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
全力以赴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上海重大任务,把握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重大机遇,在科创、绿色、投行
-
上证观察家 | 吴大器:人才是上海金融“十四五”发展的“第一资源”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把金融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为强市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并且从战略高度进行金融人才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特别是浦东陆家嘴金融核心功能区在培育“第一资源”方面,更加注重人才政策系统化、集成化的建设,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金融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十四五”发展金融人才资源奠定了基础。
-
明星投资机构热捧 三家中式快餐企业冲刺资本市场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为市场“忽视”的中式餐饮企业,正出现集中IPO的风潮。
-
新掌门雷厉风行力推上市 世纪证券紧锣密鼓筹备IPO
如今,随着余维佳这位投行老将加盟,该公司的上市目标终于日渐清晰起来。 结合余维佳丰富的投行从业经历来看,未来投行业务或有望成为世纪证券的下一个突破点。
-
深圳银保监局连开17张罚单 4家银行合计被罚1370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因存在超权限办理出口双保理、融信达业务、投行理财业务;贸易融资业务、投行理财业务“三查”不尽职;回流型保理、隐蔽型保险产品内部制度、研发程序不审慎等14项违法违规事实,
-
7月券商股权融资金额创年内新高
其余有收获的券商投行均只有1单入账。与IPO有所不同,再融资领域券商投行之间更加重视合作,共有23家券商参与了上述34个项目的运作。宁德时代共为5家券商投行带来承销保荐收入1.29亿元。
-
接连落子 华润系加速A股布局
华润正在A股加速布局。8月4日,重庆燃气公告称,华润集团(所属公司拟参与控股股东重庆能源预重整,此交易一旦成行,重庆燃气将易主华润集团。就在前一天,另一家A股公司南威软件宣布,华润旗下公司华润数科拟通过定增实现入主。这些交易一旦成行,华润在A股的上市平台将达到两位数。
-
美国“四大行”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 预示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日前,美国大型银行陆续披露二季度财报,大多数银行的业绩都出现显著下滑。其中,美国“四大行” ——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出现大幅下降,营收同比增速也放缓。
-
深圳创投机构与东莞企业举行闭门交流会
由东莞市松山湖开发区管委会、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松山湖企业家联盟主办的“助推升级 共创价值——深圳创投机构与东莞企业闭门交流会”,8月2日上午顺利举行。
-
连平:权益类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有望成为下半年财富管理行业亮点
2022年证券资管将加快公募化转型,完善与投行、经纪等业务的协同联动机制。
-
券商二季度首批重仓股出炉 自有资金投入持续走高
东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嘉玮表示,包括主动投资敞口、投行项目跟投、做市业务及衍生品占用等在内的自营投资收益已成为券商业绩的关键影响因素
-
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赵卫星出席“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
未来,华林证券将依托金融科技优势,打造涵盖“投资投行+科技金融”的生态圈,为新兴产业资源整合、降本增效提供综合金融和数字化服务
-
前7个月156家企业IPO终止 主动撤单者约九成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强化发行上市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IPO“入口关”。据记者梳理,今年前7个月,IPO终止企业达15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其中,主动撤单139家,占比89.1%,上会被否16家,不予注册1家。
-
前7个月156家企业IPO终止 主动撤单者约九成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强化发行上市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IPO“入口关”。据记者梳理,今年前7个月,IPO终止企业达15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其中,主动撤单139家,占比89.1%,上会被否16家,不予注册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