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盛基金杨秋鹏:TMT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可期
杨秋鹏在年初时就曾公开表示,2023年权益市场机会较多,基本上已经到了一个中长期底部布局的区间。
-
外资持续增配中国资产 积极挖掘A股新标的
目前中国在岸与离岸股票估值均处于相对具有吸引力的区间,考虑到强劲的基本面与合理的估值水平,中国是其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中较为偏好的地区
-
华安锐进积极配置一年FOF正在发行中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权益市场在大类资产视角下具备较高性价比。在此背景下,由资深投研团队护航的权益类FOF产品有望进一步“优中选优”,为投资者分享权益市场长期回报。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FOF是养老投资的重要阵地
良好基本面支撑权益市场 魏凤春表示,从中期维度看,良好的基本面将支撑权益市场,投资策略上以结构性切换为主
-
多路资金集结进场 机构看好经济复苏主线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稳步复苏、市场信心转暖的背景下,权益市场机会多于风险,目前是布局的好时机。
-
如何借道基金分享经济复苏红利?
多家机构表示,回顾历史,权益市场在经济复苏阶段的走势往往较好。在多家机构看来,回顾历史数据,权益市场在经济复苏阶段的走势往往较好。“权益市场会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充分定价,有机会享受经济复苏的红利。
-
首批基金2022年年报出炉 百亿级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曝光
随着货币的持续扩张、权益市场的情绪修复、注册制的持续推进,非银金融行业的业绩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
银行股逆势走强 医药股震荡走高 资金流入防御类板块
权益市场机会或大于风险 中原证券分析称,当前市场进入交易经济现实的阶段,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信达证券认为,总体来看,经济内生动能处于复苏通道中,对权益市场表现或可更加乐观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权益市场机会或大于风险,建议关注消费板块、与设备更新需求相关的机械板块。
-
富国量化双将共同管理 创业板ETF增强网上现金认购中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明超)在经济逐渐复苏和权益市场回暖的双重驱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渐提升
-
150家期货公司首月实现“开门红” 全年净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另一方面是期货子公司分红一般集中于年末,会增加12月份当月的投资收益并带动净利润大幅增加;同时,净利润同比大增110%则主要是权益市场投资收益
-
平安理财2022年业绩亮眼,产品平均收益率2.37%,97%客户获得正回报
平安理财将从产品结构上加大中低波动理财产品的设计,从固收的多资产多策略上,帮助客户做到波动和收益之间更好地控制,另一方面,随着权益市场的复苏
-
沪深港通股票标的双向扩容 华恒生物纳入沪股通
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港股通和沪深股通的逐步扩容将成为改善国内权益市场流动性的重中之重。
-
发行持续回暖 年内新基金募集规模超2000亿元
站在当前时点,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权益市场当前估值仍然颇具吸引力,大量结构性投资机会可以把握。
-
百亿级私募转守为攻 积极布局科技成长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在美元指数向上有顶,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背景下,权益市场机会多于风险,半导体、消费电子
-
沪深港通标的大规模扩容首日 北向资金终结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出
东兴证券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港股通和沪深股通的逐步扩容将成为重中之重,权益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
-
TOF产品成立数量罕见翻倍 信托增量资金在路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资金加速转向证券市场源于行业转型趋势和市场情绪回暖,后续伴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权益市场有望在企业盈利提升下震荡向上
-
沪深港通标的大扩容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再进阶
东兴证券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港股通和沪深股通的逐步扩容将成为重中之重,国内权益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
-
公募最新“打法”曝光 新基金快速建仓 老基金调仓换股
基煜基金近一周对权益类基金基金经理的调研结果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今年利好因素较为明显,对国内权益市场持乐观态度
-
前两月股票策略业绩领跑 明星私募投资均衡布局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分析称,在经济复苏预期下,今年以来权益市场震荡反弹,前两个月上证综指涨幅超过6%,白酒公司创始人李蓓在产品月报中坦言,2023年权益市场指数或维持震荡格局,可以寻找局部的个股机会。
-
QDII基金超七成收益为正 产品多样性进一步丰富
随着权益市场估值逐步回至合理区间,他认为,2023年可能会成为美股特别是美股科技股的一个好的长期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