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时基金刘钊:立足基本面 多因子布局成长股
过去两年来,市场从高点震荡回落,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随之遇冷。
-
基金经理新人辈出 基民如何甄选潜力选手
以第一管理人任职年限4年为界,剔除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如果在每年末将全体主动权益类基金分为新锐组和老将组
-
角逐年度投资主线 基金调仓换股
从基金去年四季报可以发现,主动权益类基金配置新能源的仓位占比较高。开源证券研报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电力设备在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前五大行业中排名第一,基金重仓规模达3405.19亿元,持仓占比达17.5%;从二级行业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配置光伏设备占比达7.83%,
-
公募“有进有出”格局逐步形成:新人不断“亮相” “老将”双向流动
近段时间基金经理离职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每年一季度向来有不少基金经理离职;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今年A股市场值得期待,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在该阶段开启新的职业生涯
-
把握结构性投资机遇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近5年净值翻倍
据海通证券2022年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业绩评价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欧基金近10年、7年、5年的收益率均位居前列
-
公募最新“打法”曝光 新基金快速建仓 老基金调仓换股
除了被动指数型基金以外,多只成立时间不满3个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快速建仓。乐看后市 基金经理积极定投 基煜基金近一周对权益类基金基金经理的调研结果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今年利好因素较为明显
-
逆向布局高景气行业 中欧睿见A反弹强劲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欧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近十年绝对收益率达289.99%,位居12家权益类大型公司第
-
市场气氛逐步回暖 年内首只近30亿元规模产品诞生
Choice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起,多只新发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纷纷超过10亿元,其中,华安匠心甄选混合发行份额为
-
新基金发行现暖意 年内首只近30亿规模产品诞生
权益类基金产品发行回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3月份发行总份额已接近今年1月份。
-
3月8日盘前重要市场新闻
且据券商测算,近三个月来,各类主动权益类基金仓位均不同程度持续上调。
-
ETF净申购份额大增 新基金密集成立 资金持续流入A股港股市场
此外,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本周诞生:据渠道消息,2月3日结束募集的博时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资金超当前共有122只基金正在发行,权益类基金占据半壁江山。
-
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2月以来,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基金发行市场回暖明显。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2月共有33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环比增长94.12%;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五成同日,另一只权益类基金华安匠心甄选混合也公告称,该基金原定募集期为2月21日至3月3日,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基金扎堆结束募集的背后,反映了市场情绪升温,投资者认购基金的热情高涨。随着二级市场的反弹,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整体较好,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热情。
-
资金端积极信号显现 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上周,权益类基金仓位继续提升。
-
发行回暖 提前结束募集基金猛增
业内人士认为,2月资金对权益类基金的投资热情有所提升,提前结束募集的产品数量较多,近期渠道也倾向于发行权益类新基金在多只权益类基金首募规模超10亿元的同时,一些发起式权益类基金首募规模在2000万元左右,且部分混合型新基金募集规模也仅业内人士认为,权益类基金新发市场整体回暖和今年以来基金业绩表现有关,净值走高提升了投资者热情。在去年调整后,今年债市投资难度不小,相对固收类产品而言,目前一些渠道更倾向于权益类基金的新发。”
-
稳健为先 养老之路唯愿“慢慢亦灿灿”
她积极把握市场下跌机会逐步提升权益资产仓位;在A股震荡回调的三季度,她采取偏稳健的配置策略,减持了部分权益类基金
-
基金经理“押注式投资”该消停了
,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
-
瞄准时机加仓A股 各路资金跑步入场
2月以来,不少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同时认购天数也在缩短。
-
中银证券一基金经理离职
其中,中银证券价值精选混合在2022年的区间回报率为13.08%,位居主动权益类基金2022年业绩前列
-
鹏华旗下13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三年净值增长超40%
最近三年,全市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03%和26.17%,鹏华旗下有2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银河证券基金业绩评价报告显示,截至今年2月17日,鹏华旗下累计共有1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了三年期五星基金评级,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了五年期五星基金评级。
-
历经震荡市考验 嘉实旗下产品优势渐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98只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了73只。此外,在嘉实旗下排名同类前1/10的28只基金中,有22只为权益类基金同样保持了领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