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开展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 费率及赔付门槛为全国试点地区最低
据介绍,试点以2022年晚造水稻作为保险标的,对参加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种植户实行保费补贴。
-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乐章——2023开年推进绿色发展一线观察
公司业务运营部负责人李骏算了算账:“以绿色种植的方式种植优良品种,农民的水稻可以卖到每斤1.7元,加工出的巢湖大米更是卖到每斤
-
政策暖风频吹 种业龙头蓄势待发
现在,我国小麦、水稻种子在国际上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玉米也在向国际水平高速追赶。
-
上市公司守护中国粮食安全
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了全国最大的水稻商业化育种基地——隆平高科关山研发基地,一探农业“芯片”的成长故事据介绍,隆平高科水稻种质资源库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总容量500立方米,其中长期库150立方米,中期库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和隆两优华占连续3年居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3位。”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表示。 、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实现完全自给,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保持国际领先。
-
推动发展智慧农业 中联重科君山智慧农场示范园开工
示范园将打造湖南省首家水稻全程数字化智慧农场,推动发展智慧农业。 中联重科积极布局现代智慧农业,在AI农机、AI农业数据集、无人驾驶等领域已实现突破,并在国内率先实现智慧农业赋能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朝晖指出,中联君山智慧农场示范园是水稻全程数字化智慧农场,也是湖南省以点带面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地的又一重大突破
-
国寿上分多措并举助力上海乡村振兴 保险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例如,国寿上分青浦支公司通过寿产协同平台联系了区农委、区绿容局,拓展水稻种植保险、大棚设施保险、农机财产险等业务
-
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汪金福:续写“亚太奇迹” 应对“世界之变”
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公顷。在菲律宾的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都可以买到杂交水稻产出的大米。
-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业执法保障粮食安全十个典型案例
安徽省濉溪县某农资店经营假玉米种子案;江苏省宿迁市某农资经营部经营依法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玉米种子案;广东省韶关市某米业公司侵犯水稻植物新品种权案
-
习近平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
中方愿同科方加强全方位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加强水稻、可可等种植和加工合作,支持科做大做强可可产业,希望中方支持承建的有关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
-
《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出炉
这十项重大进展包括: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解析水稻品种适应土壤肥力的遗传基础、首次绘制黑麦高精细物理图谱
-
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减损稳产保供工作
千方百计广辟水源,修缮建设农田集雨蓄水设施,冬闲田提早蓄水、备耕;抗旱田管保油菜,及时浇灌保苗;推广水稻集中育秧
-
黑龙江今年粮食产量“十九连丰” 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
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实现水稻、大豆、小麦种源完全自主,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
未来农业长啥样? 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方向
当天上午,无人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中缓缓行驶收割水稻,水稻从收割到脱粒装车,全程实现无人作业。经现场测产,测出水稻无人农场亩产为1100斤。 据介绍,在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核心示范区的这片水稻田上,无人农机利用物联网传感器、预设路径、北斗卫星定位和5G数据传输等技术,已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部生产环节无人化,有效降低了种田成本,实现农业精准化管理
-
安徽: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以上
选育推广低排放水稻品种,优化稻田水分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
-
科学家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开关”
储成才团队通过利用强休眠的水稻品种“卡萨拉斯”和弱休眠水稻品种“日本晴”构建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成功从强休眠水稻品种中克隆到一个控制水稻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SD6,并证实了SD6负调控水稻种子休眠。通过筛选SD6互作蛋白,团队发现了另一水稻转录因子ICE2,且ICE2正调控种子休眠。 ,发现改良的水稻材料在收获期遭遇连绵阴雨天气,其穗发芽情况显著改善。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SD6在水稻、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科创早知道1206
【科技前沿】 我国科学家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开关”。经过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和高彩霞团队日前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
-
12月5日晚间重要公告集锦
农发种业:玉米、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孔子元)农发种业公告,公司及其所属部分控股子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7个玉米新品种、3个水稻新品种已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
-
中国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返回的样品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3个生物样品冷包装载的是水稻和拟南芥的实验样品其中,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科学家将对返回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代谢等相关分析,解析空间微重力对于拟南芥和水稻作用的规律和分子基础
-
农发种业:玉米、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记者 孔子元)农发种业公告,公司及其所属部分控股子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7个玉米新品种、3个水稻新品种已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
-
隆平高科:水稻、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隆平高科公告,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43个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