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范文仲:以碳征信为切入点推动ESG统计账户体系创新
助力金融机构在客户准入、监控预警等环节实行差异化管控,完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碳风险管理,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数据支撑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张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助力浙江共同富裕先行
支持绿色低碳,探索建立区域性转型金融框架体系,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转型金融体制机制,稳妥推进全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
-
广东:对并购出险和困难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并购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实施“零碳”(低碳)机构网点建设,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组建绿色金融专业部门
-
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意见发布
支持前海合作区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展环境(包括与气候相关,下同)信息披露试点,探索深港互认的、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
-
上新!深圳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增至10个
深圳市已于2021年3月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强化绿色金融制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相关要求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深圳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全球首部绿色金融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市范围内认定2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出台《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并推动6家金融机构发布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绿色信贷余额超6400亿元,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
最高法: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
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审理适应气候变化行政补偿案件,要支持行政机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审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案件
-
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 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地方加快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如,加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用、绿色金融等政策联动,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的精准性
-
人民银行:支持北京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
“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转变经济主体行为,推动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绿色交易所有助于稳步降低绿色溢价
“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转变经济主体行为,推动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
安永唐嘉欣:我国ESG信披制度逐步完善 投资规模提速增长
国资委去年发文要求央企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2023年实现全覆盖;深交所也于日前发布了《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白皮书
-
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白皮书》
《白皮书》立足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分享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优秀案例,推动上市公司强化环境信息披露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二是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三是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实践及优秀案例。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分阶段、分步骤、分主体持续拓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构建环境信息披露配套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拓展包括债券
-
1月12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A股公司ESG风险频发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亟待提升 长期跟踪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悦环保统计显示
-
A股公司ESG风险频发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亟待提升
长期跟踪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悦环保统计显示,2022年10A股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仍待提升 “整体来看,企业环保意识在明显提升,A股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有所增多除了定期报告,上市公司的临时公告也在环境信息披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到2025年,预计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
鼓励主动借鉴国际同类机构ESG信息披露相关标准,探索建立对标国际惯例、准则或良好实践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体系
-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从五方面为绿债市场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有序完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框架,提高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 鼓励发展转型债券
有序完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框架,提高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
央行:2023年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推动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
绿债红火
2022年以来,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有效防范了“漂绿”行为。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表示,“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更为健全,券商应对企业发行要素、募集资金用途、第三方专业评估意见审慎调研
-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从中长期看经济有序低碳转型可促进经济增长
充分发掘其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关键是要尽早完善碳定价机制,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强化企业、金融机构碳核算和气候环境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