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在渝举行
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构筑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助力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
承接产业转移助力重庆抢占“制高点”
“三篇文章”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及今后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蓝庆华表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向上,重庆市将重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进行布局。
-
重庆:五年内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00亿元
重庆印发《行动计划》推动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发展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是重庆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环节
-
重庆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000亿元 同比增长12.4%
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持续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助力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
西部(重庆)科学城设立3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紧扣重庆高新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重点投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
-
重庆宣布设立300亿元母基金
具体看,该基金有三大特点:一是资金投向具针对性,紧扣科学城高新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投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
-
重庆设立3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赛道
投资领域方面则紧扣重庆高新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投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集成电路助力重庆高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庆市构建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源头活水
-
齐鲁名企来渝签约15个项目投资116亿元
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表示,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不断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
-
中国船舶上船院《智能运输船舶总体设计要求》获评2023年“上海标准”
显著提升了我国智能运输船舶的研制水平和设计质量,为增强中国智能船舶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力助推了上海现代制造业
-
重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出“六个聚焦”
聚焦“33618”集群建设提升发展能级 蓝庆华表示,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重庆将加快发展三类重点主导产业集群同时重庆将聚焦现代制造业集群技术需求,持续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重庆:聚焦“33618”集群建设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现代制造业集群技术需求,持续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重庆江津签约33个项目总投资288亿元
个,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辐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制造业领域
-
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 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专访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鸣波
陈鸣波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扩大产业开放,聚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巩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子信息
-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重庆将组建一批产教联合体
2023年,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组建一批市级产教联合体、产业园区牵头产教联合体、行业企业牵头产教联合体《通知》提出,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牵头,围绕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及现代服务业
-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方向、鼓舞干劲
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许宏球说,两江新区正在加快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将围绕链主企业招引上下游生态企业
-
重庆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
2025年)的通知》(工信厅联科〔2023〕49号),落实数字重庆建设总体要求,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
第4亿台“重庆造”惠普电脑下线 助力重庆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生产规模笔电基地
将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助力重庆开放经济发展和“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
-
重庆部署19项举措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 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800万元支持
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重点,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构建目标企业库,明确招商工作目标。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暨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开幕
2023年,重庆市政府将摩托车产业列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加强新能源摩托车及大排量巡航车
-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包括50家重点平台,其中天津16家、河北34家,涉及现代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