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加大“输血”力度 强化“造血”功能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为稳住经济大盘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为广东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以消费为抓手驱动经济稳步修复 外资回流中国市场节奏加快
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把启动内需、提振消费置于我国经济恢复的关键位置
-
新华时评:踔厉奋发推动经济稳步回升
当前,国际环境仍在复杂演变,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稳住经济回升势头,更需我们把握机遇,干在实处。
-
上海市税务局总审计师答上证报记者问:上海将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积极研究税费支持措施,先后形成“税务6条”“税务10条”“税务8条”,纳入上海市一揽子支持政策并加强政策落实,为上海市经济恢复重振和稳增长注入了源源动力
-
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国常会重磅部署,释放哪些信号?
总体看,经济恢复趋势向好。”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罗志恒认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需要通过扩大内需予以对冲。
-
新华时评 | 奏响中国经济“春之曲”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
“中国年”的世界印象
路透社报道认为,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提升了对中国经济恢复的预期。
-
印尼巴厘岛举行仪式欢迎2023年首个中国游客包机抵达
朱兴龙表示,总领馆将与印尼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两国人员交往和民心相通,助力巴厘岛扩大就业和经济恢复
-
迎新年,强信心!听听上市公司“掌门人”的心里话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市公司以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姿态,冲在经济恢复的第一线。
-
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钱流之变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
去年海南经济实现正增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本土疫情的风险考验,全省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两轮“超稳行动”助企纾困措施,及时抓经济恢复
-
2022年重庆实现GDP2.9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6%
但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
同兴同行,携手2023|兴业银行-兴业基金季度策略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3年经济恢复趋势向好,在这个过程中通胀预计相对可控,他预判央行也会保持较为宽松友好的货币环境,因此看好各大类资产在
-
广西启动招商引资“早春行动”
近日,全区各地以实干兴区、首战必胜的姿态,启动招商引资“早春行动”,借助桂商返乡过节等有利时机,统筹谋划各类型乡情茶话会、恳谈会、推介会,积极上门走访服务重点企业,精心组织开展桂商返乡共建壮美广西系列招商活动,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春季攻势”,为2023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基础。
-
铁矿石价格上涨 中长期存在高位回落风险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黑色资深分析师许惠敏告诉记者,从长期来看,海外主要产区有小幅增产的预期,虽然国内需求有提升,但此轮经济恢复更多集中在消费而非传统地产链行业
-
难能可贵 前景光明——中国经济年报备受全球瞩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这样形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的世界意义,称这将是影响“2023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阿利西娅·加西亚-埃雷罗预计,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果中国经济恢复步伐符合乐观预期
-
“期待中国经济春暖花开”——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多重因素将推动中国经济恢复强劲增长,其中一大重要原因是政府积极出台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者信心。
-
承压前行,稳中有进——透视2022年中国经济答卷
各部门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项政策靠前发力、主动作为,推动经济恢复回稳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 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
是否会采取额外举措进一步促进消费?国家统计局回应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回应称,国家已经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的中长期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还会在扩大消费稳定国内需求、带动经济恢复上发挥更多的作用
-
国家统计局: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可控状态 为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较好空间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陷入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