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
“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平稳高效运行,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
-
中国证监会回应香港推出国债期货: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
据香港证监会介绍,自2017年债券通推行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债稳步上升,对相关避险金融工具的需求日渐增加
-
香港证监会拟推出离岸国债期货合约
据介绍,自2017年债券通推行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我国国债稳步上升,对相关避险金融工具的需求亦日渐增加
-
四大新产品亮相市场 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实体再添利器
其中,CIPS港元业务可以支持港元跨境客户汇款、金融机构汇款、“债券通”南向通港元资金结算及其他有港元跨境资金结算需求的场景2021年9月推出(试运行)以来,在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港元跨境支付需求、支持“债券通
-
多家外资银行表示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张晓蕾说,过去几年,渣打中国已获准开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债券通“南向通”、“北向互换通”、粤港澳大湾区
-
渣打银行(中国)行长张晓蕾:坚定看好中国中长期发展前景
过去几年,渣打中国已获准开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债券通“南向通”、“北向互换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
外汇领域改革持续助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已涵盖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领域,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试点、
-
外资10月买入人民币债券逾400亿元 为连续第2个月增持
截至10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41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14家通过“债券通”
-
外汇局:推进境外上市、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法规修订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已涵盖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领域,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试点、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系列述评 | 金融高水平开放须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
与全球市场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一系列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举措都是鲜明印证: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
-
央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沪伦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渠道相继开通并优化,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断完善
-
新闻分析:持续加码,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
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双向互联互通机制陆续开通,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全球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可能
-
加强外汇市场管理 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为“债券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
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还积极联通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开通,2021年9月“南向通”
-
央行:坚持把握防风险的底线思维 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顺利开通,采取多级托管等国际通行做法,通过两地基础设施系统连接,为境外机构实现通过香港
-
“熊猫债”发行量创历史新高 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潜力巨大
黄嘉诚认为,包括债券通、互换通等一系列优化境内外投资闭环的措施接续落地,叠加去年政策制定者对完善“熊猫债
-
推动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综述
金融开放蹄疾步稳—— 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互换通,中国债券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
上海清算所近三年降费规模超30亿元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培育支持力度,上海清算所对外汇交易双边集中清算、债券通“南向通”“北向互换通”
-
交通银行周万阜:发挥财富效应对消费和投资的促进作用,助力经济复苏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交易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境资产配置的窗口越开越大
-
港交所前三季收入157亿港元 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今年第三季度,债券通北向通的交投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日均成交额创436 亿元人民币的季度新高,同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