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亿“锂茅”,盈利翻倍!锂价“腰斩”,未来怎么走?重要研判→
总市值超1300亿元的“锂茅”赣锋锂业3月29日发布了2022年财务数据。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4亿元,同比增长292.16%。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2022年公司锂盐产品销售价格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同时公司锂电池板块产能迅速释放,销量明显提升。
-
矿业巨头发声!直面锂价下跌,“力争成为锂行业头部企业”
3月27日,全球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召开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证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业绩说明会分中国香港、厦门两个会场同步进行,公司董事长陈景河、总裁邹来昌、董秘郑友诚等一众高管悉数亮相,阐述经营业绩、发展规划,并回应来自资本市场的关切与疑问。
微信公众号 03-27 22:10
-
锂价大起大落的忧虑:锂电产业链洗牌或难以避免
近期,我们又看到锂盐价格短时间内高位‘腰斩’,锂价断崖式下跌现象引发业内焦虑。”,市场需求较差,同时某头部电池厂和主机厂推出新的定价方式,使原本准备补库的企业重新进入观望状态,加速锂价下跌锂价大起大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前期产业链中游产能和库存大幅扩张,为后市埋下“后遗症”。陈俊全表示,市场有了钠电池加入良性竞争,也有利于防止锂价大起大落,这对促进锂产业链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碳酸锂价格“腰斩” 电芯成本较高位回落超30%
研究机构鑫椤锂电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报价约为28.4-30.9万元/吨,较去年11月高位下跌50.7%。受此影响,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等相关产品市场报价持续走低,带动不同材料体系的电芯生产成本较去年年初高位回落三成左右,创下近一年新低。
-
接近“腰斩”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年初跌47%
海外旺盛需求及强势锂价或对国内锂价形成支撑,国内需求回暖有望带动锂价止跌。
-
车企“淘汰赛”比拼综合实力
部分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近期陆续发布2022年财务报告,业绩表现喜忧参半。面对2022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有车企显示出较强发展韧性,多项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也有车企在产品策略上定位不清,向上发展的步伐有所放缓。
-
3月31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锂价大起大落的忧虑:锂电产业链洗牌或难以避免 在经历了2022年的高增速后,锂电产业链2023
-
五矿经研院陈俊全:钠电池将打破锂电池单一路线垄断 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陈俊全表示,市场有了钠电池加入良性竞争,也有利于防止锂价大起大落,这对促进锂产业链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段德炳:锂电赛道仍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 上下游应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
近期,我们也经历了锂盐价格短时间内从60万元/吨的高位拦腰斩断,锂价断崖式下跌现象引发业内恐慌焦虑。”
-
上证深一度 | 降本增效难题须破解 海水提锂任重道远
从吨价60万元跌至30万元的碳酸锂行情走势及海水淡化平均每吨5元的成本来看,如锂价继续下探,海水提锂想实现经济效益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
宁德时代新技术储备丰富 电池应用仍有超十倍空间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增长空间几何?面对市场疑惑,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3月24日下午在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直言,宁德时代拥有广泛的技术与产品储备,在市场上还有N个应用增长极。除了乘用车,其他领域的电池应用仍有10倍以上空间。
-
新能源车价格战正酣 降价潮向产业链蔓延
年初特斯拉降价将一众造车新势力卷入价格战,3月份东风系的降价补贴再次席卷汽车行业,燃油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无法置身事外。选择跟随降价,还是推出保价政策,坚定不降价,车企不断出招,战火继续燃烧。
-
社保基金现身46股 持仓公司整体经营稳健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相继披露,一些机构的持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根据2022年年报和上市公司持股情况公告,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3月21日社保基金共计现身46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新进6股,增持19股,减持13股,合计持股数量20.76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67.98亿元。
-
极氪CEO 安聪慧:新能源汽车“缺芯贵电”现象有所缓解
在3月21日晚间召开的吉利汽车2022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极氪CEO 安聪慧表示,新能源汽车此前的“缺芯贵电”现象目前已有所缓解。
-
永兴材料2022年锂电业务大幅增长 拟每10股转增3股派50元
永兴材料3月20日晚间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营收155.79亿元,同比增长116.39%;归母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612.42%;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并派发现金红利50元(含税)。
-
传艺科技:公司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常推进
传艺科技3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碳酸锂价格下降,钠离子电池依然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公司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常推进。
-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年内跌超35%
未来,随着需求回暖和锂盐厂库存的逐步消耗,锂价或逐步企稳。
-
瑞银巩旻:刺激措施对整车厂是救助 存在夸大政策力度的消息
另外,虽然由于锂价下跌,电动汽车的成本不久可能有一定下滑,但燃油车和传统外资品牌可能面临结构性挑战。
-
投资规模超过市值 天力锂能收关注函
刚刚官宣60亿元大手笔投资的天力锂能,遭到交易所火速关注。3月14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天力锂能说明本次投资是否具备明确、可靠的资金来源,并结合项目建设计划说明,是否存在项目资金筹措不及预期、项目进展缓慢或中止的风险。
-
探索锂电池回收新模式 新能源巨头“奔向”超千亿市场
3月10日,国内首个锂电循环产业互联网平台 “锂++”上线,试图探索锂电池回收新模式,主要发起方为天奇股份,共建方包括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等。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超千亿元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获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巨头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