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新能源车企加入保险行业对整个保险业的影响有限
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表示,新能源车企加入保险行业对整个保险业的影响有限。
-
车企“淘汰赛”比拼综合实力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面临的产业环境有利有弊。好消息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
-
锂价大起大落的忧虑:锂电产业链洗牌或难以避免
“去年11月中旬,市场传出国内某头部电池厂商减产的消息,以及某新能源车企工厂停产的消息,碳酸锂价格有所调整
-
招商银行发布“企业数智金融”品牌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新局
正如某新能源车企所反馈的,招行财资管理云能够实现集团300多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银行的上千账户统一可视
-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
上汽新能源、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广汽埃安等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打造细分产品取得了不俗成绩。
-
全国首个量产铝基制动盘车间将在湘建成 满足电动乘用车轻量化发展需求
目前,湘投轻材已同广汽、吉利、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展开对接和合作。
-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随后,众多新能源车企纷纷官宣降价,没有官宣降价的新能源车企也通过充值抵扣、赠送配置保险等形式给予优惠。截至目前,多家新能源车企交付成绩各不相同。业内专家认为,尽管如此,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信息化程度仍然不稳定,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尚处于跟跑状态
-
蔚来表示不会跟风降价和减配 将提升产品渗透率和竞争力
随后问界、小鹏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也降价跟进。 “我们相信这波降价潮来得凶猛,退却也快。”
-
燃油车降价潮来袭 新能源车遭遇调价难
新能源车企承压 3月9日,比亚迪日前宣布旗下海洋网两大主力车型宋PLUS新能源及海豹车型,从2023因为,除了少数头部新能源车企可以通过规模化和控制电池成本等手段来消化降价影响,其他车企继续降本降价的能力并不乐观事实上,目前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除了比亚迪外,基本上都处在亏损状态。
-
旭升集团2022年净利润增长7成 成功构建全球化客户体系
谈及报告期内的重点工作,旭升集团介绍道,依托早期服务中高端新能源车企的成熟经验,公司已成功构建全球化的客户体系公司的客户体系在报告期内进一步完善,新增开拓了全球头部新能源车企客户,并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裕
-
优化服务添动力 激发外贸新活力——2023开年稳外贸一线观察
凭借优势产业布局、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加速深耕海外市场。
-
牌照交易升温 保险中介行业加速优胜劣汰
郭银龙表示,近年来进入者主要以新能源车企、健康医疗机构、保险科技公司及部分有保险中介需求的国企为主。
-
新能源车企和大健康产业跨界入场 保险业再现股权更迭潮
其中,除了国资加码外,新能源车企和大健康产业等跨界“新势力”入局,亦成为新一轮保险业“资本腾挪”新动态“新势力”跨界布局 近日,比亚迪36亿元收购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车企密集布局保险业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对此,谢远涛认为,新能源车企的入局主要是出于本身行业发展的思考。与新能源车企入局目的不太一样,健康和养老都是国家战略。
-
输出技术和服务 宁德时代“牵手”福特在美建厂
海外新能源车企现实的需求促进了其与中国新能源优秀企业的合作共赢。
-
2月14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新能源车企纷纷启动融资 宁德时代等积极入局 2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高达
-
新能源车企纷纷启动融资 宁德时代等积极入局
伴随融资步伐加快,上述新能源车企的IPO进程也日益明朗。
-
优化消费信贷供给 银行产品、利率齐发力
多家新能源车企与银行开展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优惠金融方案。
-
车企销售目标大幅增长 动力电池投资持续升温 新能源车产业链现结构性过剩隐忧
除了蔚来,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定下了2023年的销量目标。除了整车出口外,电池产能也可以出口,对接配套海外新能源车企。
-
2月3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交付增长与业绩表现不同步 新能源车企亟须提升规模效应 2月1日晚,赛力斯公告称,其与华为合作的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借鉴特斯拉的经验,新能源车企亟须提升规模效应。
-
交付增长与业绩表现不同步 新能源车企亟须提升规模效应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借鉴特斯拉的经验,新能源车企亟须提升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将成为新能源车企生存发展的关键。